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简报 总第三期

作者: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简报团队 时间:2022-06-08 点击数:

中亚观察

制裁外交的终结:为什么经济制裁不起作用


                        

                                              3C377


军事行动政治成本快速增长的背景下,21世纪第三个十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完全转向经济对抗的方式,经济制裁工具已成为美国及欧盟国家处理冲突的普遍手段。这一趋势在今年达到顶点:由于俄乌冲突而对俄罗斯展开的制裁在近代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然而这一工具在国际冲突中实现目标的效力极低,在现代世界和过去的两个世纪中不乏实例加以佐证。

西方从军事解决方案向经济解决方案的转变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战争给国家财政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给发达国家的经济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西方媒体估计,美国和北约在阿富汗的行动上总共花费了1.1—1.4万亿美元。其次,军事行动,特别是战斗损失所带来的国内政治成本不断增长,西方政府越来越不愿意牺牲“自己人”,这会对他们的选情造成负面影响。

事实证明,经济制裁是美国和西方国家与地缘政治对手作斗争的一种相对安全的策略。如今经济手段已成为西方与地区对手(伊朗和朝鲜)以及主要地缘政治竞争对手——俄罗斯和中国展开对抗的主要工具。制裁目标国家经济的疲软会导致其地缘政治影响力下降、军费开支受限和内部动荡。从逻辑上讲,所有这些因素都应该使对方更加顺从,或者达到内部摧毁的效果。然而历史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济制裁并不会实现既定目标。


制裁导致冲突加剧,并过渡到军事阶段

早在中世纪,经济制裁手段就被用于国家间对抗之中。美国正是第一个直面系统性制裁的国家,同时也是美国第一个证明它作为外交政策威慑手段是站不住脚的。18世纪60年代,英国对北美殖民地设置了诸多贸易壁垒。1763-1767年,对向英国出口的最能赢利的产品(如烟草、糖等)施加了限制,导致反抗情绪的爆炸性增长,美国民族意识随之提高,美利坚合众国应运而生。

2008-2020年西方与俄罗斯关系每一次重大危机所引发的制裁浪潮并没有对西方的欧洲地缘政治地位产生任何积极影响。然而,正是他们在2021年的所作所为导致了今年2月的事件和乌克兰军事行动的开始。俄罗斯领导层决定大刀阔斧解决问题的触发因素之一是美国和德国对“北溪二号”项目的制裁。自2022年1月暂停该项目认证以来,俄罗斯长期以来摆脱乌克兰天然气运输依赖的愿望已经停滞不前,这显然是在美国的压力下进行的。在那之后,使用军事手段解决乌克兰问题再也无法避免。

              制裁催生更高效的经济替代模式

1806年拿破仑对整个欧洲大陆实施了“封锁”,对英国进行制裁,禁止所有国家对不列颠群岛出口。然而制裁非但未对英国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为其建立贸易和军事舰队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英国由此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海洋强国,而大陆封锁的缔造者拿破仑却在英国的一个海外领地去世。

美国自2018年以来对中国的经济制裁也产生了类似的影响。面对企业活动限制和对美出口限制,中国政府采取了“双循环”政策,逐步将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发展内需。这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因为它将带动中国技术基础的快速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并形成广泛且可持续的创新阶层,这些正是西方分析人士所认为的中国距全球经济领导地位所欠缺的东西。

制裁加速社会动员和权力巩固

经济制裁虽然总是针对国家,但也会给人民带来负担,这同样适用于目前西方针对俄罗斯、中国、伊朗和朝鲜的制裁。在共同的敌人面前,政府权力与社会和解,正因如此,制裁在很多地方都产生了相似的国内政治效果。在乌克兰军事行动的前两周内俄罗斯总统的信任度从64%上升到77%,这与100年前的事件有着历史性的相似之处,当时协约国对苏维埃俄罗斯的经济封锁只会加强社会动员和苏联权力的巩固。

关于经济制裁无效性的结论是西方公开的秘密。近年来,欧洲和美国媒体多次发表科学和新闻出版物,证明了外交政策目标无法通过经济施压来实现,尤其是针对俄罗斯和中国等主要对手。

如今,在西方几乎没有权威人士支持如下观点:用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话来说,“西方的制裁有能力摧毁俄罗斯的经济”。当然,制裁对经济,特别是被迫脱离国际生产链的某些行业产生了敏感的、可能是长期的负面影响。然而历史表明,从中期来看,制裁却能够以进口替代、开发国内市场和研发新技术的形式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制裁也会促使俄罗斯更积极地转向东方。

与此同时,对西方集体来说,制裁俄罗斯的政治代价和经济代价可能过高。失去俄罗斯的市场和投资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欧洲增速放缓和欧元本身疲软,而俄罗斯廉价能源的流失将加速通货膨胀,使许多行业无利可图。与此同时,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亲密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西方的制裁压力,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将俄罗斯与西方对抗的前线拉近中欧。

这绝不是西方政府对其制裁政策的预期。俄罗斯转向东方及与中国结盟的可能正成为美国面对的新现实,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可能最终失去欧亚大陆。


(编译:任好为、冯心雨)


文献来源:

杂志《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


文献链接:

https://globalaffairs.ru/articles/konecz-sankczionnoj-diplomatii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