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简报 总第五期
作者: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简报团队 时间:2022-12-29 点击数:
俄乌战争与全球热点地区的核化

俄乌战争重新点燃了有关核威慑的辩论,危及核不扩散的进展,并可能对全球热点地区造成影响。俄乌战争产生的最关键影响之一是在不对称的冲突地区造成了安全困境。这意味着,为了维护主权,各国必须准备采取更激烈的措施。弱者要维护主权,就必须发展具有绝对威慑性的武器。
《里斯本条约》使乌克兰放弃了核武器,但并没有使乌克兰的安全得到保障。过去十五年俄乌关系持续紧张,2022年俄罗斯正式入侵乌克兰,俄罗斯对乌克兰主要城市进行了核威胁,有关使用核武器与核不扩散的讨论再次兴起。那些认为保卫主权国家边界不需要发展核武器的核不扩散讨论受到了质疑。
核不扩散框架并不稳固,朝鲜于2003年退出并于2006年进行了地下核试验。此后,世界各国多次尝试控制朝鲜的核威胁。俄乌战争引发了新的关于朝鲜半岛的问题,加剧了朝鲜半岛爆发战争的担忧。俄乌战争推动了朝鲜半岛核扩散话语的进展。朝鲜通过发展核武器保持了强大的自卫能力,这刺激了韩国发展核武器的意愿。韩国一些学者认为,要发展独立于美国的本土防御能力;随着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以及朝鲜继续加强其核能力,韩国发展核武器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些论述反映出俄乌冲突后韩国对美国的不信任,加剧了本已紧张的局势,打破了本已脆弱的不扩散制度的界限。
伊朗一直存在发展核武器的想法,但通过西方的各种诱压政策,如《关于伊朗核计划的全面协议》(JCPOA),它被迫打消了这一念头。该协议允许伊朗暂停其核计划,并与美国及其盟国合作,专注于其他领域。但是当美国看到伊朗没有遵守协议,并在特朗普政府时期退出该协议时,人们又试图重启该协议,以防核扩散。伊朗领导人的态度似乎是以维持其本土武器化为导向。但是如果伊朗拥有核武器,将会对中东产生巨大后果,将给其他国家制造一个安全困境,而这些国家也将试图获得核武器,从而导致核武器的扩散。基于此应该批判性地分析俄乌局势并采取适当行动,以防止俄乌冲突的溢出效应,因为这很可能会以核扩散的形式展现出来。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核威慑的成功可以很好的证明拥有核武器对弱国的重要性。尽管印度的军事能力比巴基斯坦强很多,但由于核武器的存在,两个国家成功地避免了激烈冲突,即使南亚局势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但冲突并不活跃。尽管双方在俄乌战争中采取了不同的立场,但这也不会影响两国的核政策。
随着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对伊朗诱压政策的负面影响完全显现出来:“一个没有核武器的弱国,没有办法威慑一个强大得多的对手”。这种情况反映了保持核武器以防止常规灾难的重要性。当1992年乌克兰签署《里斯本条约》时,可能低估了对局势进行现实主理解的重要性,而是选择了对其他国家的信赖,如果当时它保持对核武器的控制,结局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了。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明了核武器在保持威慑力从而降低冲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但也显示了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负面影响,即入侵事件进一步巩固了核武器是可以避免战争的唯一途径这一观点,这为世界各国政府质疑不扩散是否真正符合其利益提供了动力。
对于这场冲突最恰当的解释是:俄罗斯通过破坏相互信任,在所有国家内部唤起了一种感觉——不能依赖任何其他国家的保护,从而重新凸显了现实主义学派的重要性,因为核不扩散的主要推动力是自由主义观念,即不会发生需要核威慑的冲突。如果这场冲突没有得到《里斯本条约》缔约方的适当回应,那么很可能会导致核武器在全世界的扩散。
(编译:苑舒歌、张妍)
文献来源:
国际关系和地区研究49 (3),2022
链接:
https://doi.org/10.48371/ISMO.2022.49.3.006
https://scholar.google.com/scholar?hl=zh-CN&as_sdt=0%2C5&q=RUSSIA+UKRAINE+WAR+AND+NUCLEARIZATION+IN+GLOBAL+TENSION+AREAS&btnG=#d=gs_qabs&t=1667285793718&u=%23p%3DJ11mls6af8wJ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