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经济军事化及其具体情况



文献来源:
原标题 Милитаризация экономики КНДР и её специфика на современном этапе
网站名称 CYBER LENINKA
文献链接:https://cyberleninka.ru/article/n/militarizatsiya-ekonomiki-kndr-i-eyo-spetsifika-na-sovremennom-etape
本文探讨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经济模式中军事化的起源和特征,并揭示了现阶段的具体情况。21世纪,在朝鲜敌对的军事政治局势中,仍然存在一支庞大的军队。军工复合体的发展被列为优先事项,重点是实行高科技核导弹计划。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军事化将继续成为朝鲜经济模式的一部分。一方面,该模式以为军事目的分配大量资源为前提;另一方面,它为国家领导层提供了动员机会,通过军队和军工复合体的参与来解决既定的经济任务。我们编译了该文,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立场。
朝鲜经济军事化的起源
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的主要目标是克服经济落后问题。为此,朝鲜进行了进口替代工业化,形成了多部门经济联合体,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利用国内资源、本国人员和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需求。与此同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外部援助成为朝鲜成功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助力。国家领导层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还要确保国家的安全。尽管1961年朝苏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但两国的关系并不融洽。1962年,赫鲁晓夫拒绝向朝鲜无偿提供苏联武器和军事装备,这使得朝鲜领导层考虑加紧建立自己的军工复合体的问题。考虑到20世纪60年代初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朝鲜政府决定增加国防开支,将物资和财政资源从民用部门重新分配到国防建设,并对经济发展计划进行了调整。1962年12月召开的朝鲜劳动党(TPK)第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并行的方针。据此,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占国家年度预算支出三分之一的国防投资大幅增加。结果,经济增长率下降。1966年召开的朝鲜劳动党大会重申了军事建设与经济建设并行的路线。从那时起,朝鲜经济的军事化进程就成为了一个有目的的、并一直由朝鲜领导层坚持不懈地实施着的过程。据外界估计,到20世纪70年代,北朝鲜已发展出一个基本独立的军事工业复合体,能够大规模生产武器。
北朝鲜的经济军事化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顶峰,当时整个朝鲜社会都必须按照军事方针进行重组,全国人民生活在一个被包围的堡垒中。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先军”(“军队优先”)政治被宣布为国家的总体政策,要求在包括经济的所有事务中军队优先。在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崩溃、苏联解体以及朝鲜半岛军事和政治局势恶化的背景下,首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朝鲜人民军的战斗水平。为此,朝鲜强调了无条件优先发展国防工业经济的必要性。
“先军”政治的一部分是加强军队在管理国家经济方面的作用。以金正日为首的国防委员会(SDC)成为国家管理体制的核心,军工复合体被置于其权力之下,国防委员会的代表被安插在国家的每个部门中。朝鲜指出,军事工业的发展不应以牺牲轻工业和农业为代价,而应与它们的发展同步进行。然而,在资源普遍短缺的情况下,国防工业的实际优先地位和军队在国家领导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限制了其他工业的发展,从而无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根据“先军”政治的目标,军工复合体实现了现代化,1998年8月北朝鲜发射了一枚三级弹道导弹,这表明导弹工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
一些东方学家认为,“先军”是一种管理经济和整个国家的模式,并将其与伟大卫国战争时期苏联的管理模式相比较。20世纪90年代朝鲜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经济形势要求国家领导层采取非常措施,这就把军队和关于军队的讨论推上了议事日程。然而,随着国家武装力量的加强和国内形势的改善,紧急措施变得没有必要,到2010年代末,“先军”政治的提法已成为过去。
核导弹研发的优先次序和成功的“代价”
潜在敌人(朝鲜认为主要是美国、日本和韩国)奉行敌对政策,其超强的军事实力对平壤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保持经济的高度军事化。朝鲜认为美国是他们的主要敌人,美国曾在韩国驻军,并在本世纪初将朝鲜称为“邪恶轴心”。美韩定期在朝鲜边境附近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平壤认为这是在为战争做准备。
朝鲜需要保持高水平的军事能力并发展有效的威慑力量来应对敌人的军事演习。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朝鲜领导层选择发展核技术和导弹技术来抵御外部攻击。发展核计划的基础是国内大量的铀矿(约2600万吨),以及为开发相关技术而进行的长期集中努力。苏联和世界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后,平壤的外部政治环境明显恶化,在此背景下,平壤将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视为确保国家安全的一种手段。
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朝鲜领导层将拥有核武器的可能性作为与主要对手谈判的安全保障筹码和“王牌”。平壤巧妙地将其核野心用于经济目的,以冻结或放弃其核计划的任何组成部分作为交换,以接受外部援助,包括重要的能源供应。然而,到了2000年代后半期,情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朝鲜有能力进行核武器试验,并不再将其视为国际谈判的筹码。从2006年到2017年,朝鲜进行了六次核试验,并于2012年将有关朝鲜核地位的条款写入宪法。
西方的一个普遍论调是,朝鲜重视核武器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意味着要牺牲民用经济来实现军事野心。据韩国估计,特别是2023年朝鲜将花费8000亿至13000亿韩元,即略低于10亿美元,用于30次导弹发射。外国专家称,这些资金可以用来为平民购买食品。然而,在北朝鲜安全措施的优先性并未受到质疑。北朝鲜的学术出版物继续强调必须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因为它是独立国家经济的支柱。
由于朝鲜的信息保密和资源分配的不透明,现阶段很难估算朝鲜的军费开支总额。根据官方报告,15.9%的国家预算支出用于国防。然而,用于“发展国家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部分预算支出(占国家预算支出总额的45%)很可能主要分配给了军工企业。外国对朝鲜军费开支总额的估计通常在GDP的25-33%左右浮动,即截至2010年代中期约为100亿美元。同时,从绝对值来看,这些军费预算远低于大韩民国的军费预算,后者在2005年至2023年期间的军费预算从220亿美元增至近480亿美元。半岛上的军备竞赛使朝鲜无法大幅削减军费开支。
在朝鲜,独立试验的核武器和卫星发射被视为朝鲜独立和先进国防导向型经济的重要证明。2010年代,朝鲜积极试验新武器,包括能够打击美国本土的“花城-15”洲际弹道导弹。2020年代初,朝鲜领导层宣布了一项大规模的武器研发计划,包括新型弹道导弹和准弹道导弹、可分离弹头、高超音速机动弹头、无人机、侦察卫星和配备弹道导弹的核潜艇。
与其他国家一样,军工复合体是其他经济部门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源泉。特别是在2010年代,包括核能、信息学和空间在内的高科技产业得到了明显的推动。信息技术产业也是朝鲜现代国防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用工业也具有重要意义。
朝鲜核导弹计划的成功使其主要对手不敢先下手为强,因为反击可能会给他们造成无法承受的损失。在朝鲜领导层和普通民众看来,这样的结果证明将大量资源用于军事目的是合理的。硬币的另一面是联合国安理会针对朝鲜在2006年至2017年间进行核试验和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对其实施的国际经济制裁。因此,朝鲜实际上被切断了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联系,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投资和科技合作机会也受到了极大限制。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专家估计,制裁(包括出口限制和禁止在国外使用朝鲜工人)的负面影响总额为46-82亿美元,估计约占朝鲜国内生产总值的20-25%。朝鲜领导层认为对朝鲜施加的限制是非法的,并试图以各种可能的方式规避这些限制。
在国际制裁收紧之前,朝鲜军事工业积极出口。据估计,在2000年代,国家出口外汇收入总额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来自武器出口收入。朝鲜武器基于苏联设计,其主要消费者是中东国家。自2006年联合国安理会加强制裁后,平壤获得此类收入的可能性开始迅速降低。由于国际社会加强了对朝鲜货物运输的控制,据外国专家估计,到2010年代中期,朝鲜从武器出口中获得的收入降至全部外汇收入占比的10%以下,这迫使平壤不得不寻找其他收入来源。
利用军队解决经济问题
朝鲜经济军事化在历史上不仅仅是将资源从民用部门转移到军事部门。在经济动员中,使用朝鲜人民军(KPA)部队执行与重大建设、紧急农业工作或紧急情况有关的重要经济任务是一种标准做法。尤其是大同江西海门户、连接平壤与东海岸元山和非军事区附近开城的主要公路、水电站、铁路和隧道等大型项目的建设,军队的参与往往都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迄今为止,军队在朝鲜扮演着廉价、易于动员的劳动力后备军的角色,主要从事建筑和重体力劳动。这种后备力量的规模可达几十万人,因为征兵对男女都是强制性的,期限为2至9年。根据1993年进行的朝鲜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朝鲜的劳动适龄人口约为1200万。其中约69.1万人,即近6%,是生活在军队中的军人。根据2008年的人口普查,在1220万劳动人口中,有72.4万人受雇于“国家行政、国防和公共安全”部门。这些数据表明,即使在20世纪90年代的危机年代,朝鲜也没有削减军队的规模,将其视为国家稳定的保障。
据国外机构估计,2000年代初,朝鲜军队的人数多达110万,如果将其他武装编队也计算在内,他们约占朝鲜总人口的15%。鉴于朝鲜的总人口为2500万,西方学者称朝鲜为“世界上军事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朝鲜人民军在经济上自给自足。朝鲜士兵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使用的服装和工具等军需品,由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经营的军需品工厂生产和供应。朝鲜军方通过外贸公司和生产基地参与创汇活动。朝鲜媒体经常提到人民军各部队拥有的自给农场、家禽养殖场和渔场。这很大程度上能满足他们在食品和其他基本用品上的需求。
关于2010-2020年代朝鲜经济军事化的具体情况
2011年底金正恩上台后,朝鲜领导层开始逐渐从“军事优先”的政策转向更加平衡的路线,既注重经济发展,又注重维护国防。2013年,党的全会宣布转向“经济建设与核力量发展并行的战略路线”。在解决了军事领域的主要任务后,2018年,领导层宣布了集中一切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方针。在体制层面,重点转移体现在2016年撤销了国防委员会,成立了朝鲜国务委员会。朝鲜国务委员会于2016年成立,由金正恩担任主席,全面指导在加强国防的前提下加快发展经济和文化。
随着经济权力向内阁集中,军队的作用开始发生变化。一些以前属于军队的职能被移交给了内阁。例如,隶属于内阁的合资企业和投资委员会在2012年取代了成立于2010年、由军方控制的大丰投资集团,成为吸引外国投资的主要机构。2013年,新成立的国家经济开发委员会接管了投资委员会的大部分职能。2014年,国家经济开发委员会和投资委员会都成为对外经济省的一部分,对外经济省是在朝鲜前外贸部的基础上组建的。
总理的地位也表明了内阁作用的加强。2016年朝鲜劳动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后,总理被纳入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有机会参与军事政策的决策。虽然内阁此前一直强调其在有效支持国防工业方面的作用,但在新的战略路线下,总理有机会让军方更积极地参与国家经济建设。这是国家领导人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制定的宏伟目标所要求的。
2010年代,通过在军工厂生产民用产品或民用工业所需原材料等方式,优化和重新分配了从军事到民用经济部门的资源。金正恩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国防产业工人全心全意接受党的号召,把全部精力集中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国家提供了各种农业和建筑机械、合作生产和消费品,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做出了贡献”。因此,可以说,军工企业的生产能力被积极用于填补民用经济中设备和消费品的短缺,尽管没有全面转产的数据。此外,也有将军事基地转用于经济发展目的的案例。特别是在元山-葛麻半岛上正在开发一个大型沿海旅游区,那里过去是炮兵射击的地方。
2020年代初,新的重要建设任务已分配给军队各单位。特别是在2021-2025五年计划期间,计划在平壤建造50000套住房,以彻底解决首都的住房问题。“建设者勇士”正在为这一目标做出重大贡献,每年在平壤街头建造10000套现代住宅楼。
在党的指示下,人民军士兵在朝鲜首都实现了另一个重大发展项目。2024年3月,建有公共建筑和梯田式住宅单元的“江东温室综合体”在平壤郊区举行了竣工投产仪式。航空部队的士兵和军官以及军校的教师、工作人员和学员参与了这些建筑的建设。借助现代技术建造的新温室综合体旨在为改善首都居民的蔬菜供应做出重大贡献。今后,还将在全国各地建造类似的现代化温室,具有相关经验的军队单位极有可能参与其中。
2024年初,朝鲜劳动党宣布了“20×10”地区发展政策,旨在通过彻底实现当地消费品生产行业的现代化,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根据这一计划,朝鲜将在未来10年内每年在20个郡建设新的工业园区,使其成为地区发展的引擎。据朝中社称,2024年3月在全国13个地区举行了大型生产综合体开工仪式。该计划主要针对朝鲜经济发展严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
人民军各军种组建了新的“124”建设团,以打造现代工业企业。同时,地方党政和经济工作者将负责新建设施的进一步运营。国家总理指出,各地区领导人应审慎地建立原材料基地,培训技术人员和工匠,以确保未来生产的连续性。军队则主要为执行党规定的任务提供劳动力资源。
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国家领导层正试图最大限度地提高维持一支庞大军队的经济效益。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被用于国防的同时,军队对和平经济建设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朝鲜军队不仅是国家经济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者,既要满足自身需要,也要满足民用需要。军人参与的大型国家项目的实施为朝鲜其他阶层的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
(编译:葛邱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