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简报     总第六期

作者: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简报团队 时间:2023-04-12 点击数:

逃离俄罗斯战争:中亚追求自己的议程


                           

不少国际媒体观察人士对克里姆林宫2022年2月入侵乌克兰后中亚强调中立的做法表示非常惊讶。尽管被贴上了“俄罗斯的老盟友”、“俄罗斯前苏联的后院”等标签,但中亚五国都没有承认乌克兰东部自封的共和国,也没有支持俄罗斯随后采取的措施。然而,这种立场应该不足为奇。无论各自政权外交政策的具体情况如何,它们的核心都是采取与近年来相同的做法。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加速了这些趋势,并将它们直接置于聚光灯下。现在,欧洲和欧盟与该地区重新接触的机会之窗也同样受到关注。

中亚方式:多元化

“中亚五国”的首要外交政策是与力所能及的所有可能合作伙伴维持务实的多边关系。由于自己处于内陆位置(甚至是双重内陆),因此尽可能多地保持经济和政治联系对于他们的经济繁荣至关重要。显然,由于历史关系、政治关系、重大金融投资和共同的地区议程,俄罗斯和中国是该地区的主要合作伙伴。中亚国家根据自身能力和偏好,与土耳其、伊朗、印度、海湾国家和西方等其他伙伴也建立了密切联系。该策略基于“对冲”——旨在寻找尽可能多的其他合作伙伴作为一种寻求保险的方式,将风险最小化并使利润最大化,避免只与一个域外大国伙伴合作。

此外,所有现存政权都在民族主义的弦上大声奏响。就外交政策而言,它导致对国家主权的谨慎而坚定的强调。从相对开放的吉尔吉斯斯坦到严格孤立主义的土库曼斯坦,它们融入全球政治和经济网络的程度因国家而异,但都没有加入基于共享主权的组织或国际机构。近几年来,所有重要的区域组织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和突厥国家组织都在大力宣传它们是双边和多边谈判的最好平台,而不是具有约束力和限制性承诺的官僚实体。

平衡和对冲的外交政策也符合各自国家的国内经济和政治条件。中亚与欧洲相当,五国在人口、国土面积、经济结构、自然资源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差异巨大。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第九大国家,是以自然资源出口为基础的最大区域经济体,相比之下,塔吉克斯坦则是一个与中国和阿富汗相邻的山区小国,严重依赖劳动力移民和外来资金,包括来自俄罗斯的劳动力和资金。乌兹别克斯坦正处于经济改革和政治重建之中,在建设过境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外交努力。与此同时,土库曼斯坦像往常一样,对加入任何一体化项目几乎没有表现出真正的热情。

战争的冲击和寻求替代方案

在俄罗斯入侵后的几天里,中亚国家保持着冷静和谨慎。入侵以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和对过境路线的限制,对它们造成了沉重打击。初夏时节,新的现实变得清晰起来:一场快速而干净的胜利战争并没有出现。相反,各国与俄罗斯深厚而复杂的经济联系成为了沉重而无法承受的负担。随着普京采取越来越非理性和咄咄逼人的步骤,包括对中亚国家和政权的口头攻击,俄罗斯成为中亚吸引力大大降低的合作伙伴,事实上,它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预测甚至危险的邻国。

此时,它们多年缓慢的政治和经济多元化被地方政府派上了用场,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情况尤其如此,因为这两个国家都依赖于与包括中国或土耳其在内的其他国家建立的伙伴关系。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国内公开反对的能力较弱,而且其内部的政治优先事项也决定了它们与莫斯科的关系,他们尽最大努力减轻直接的负面影响。从经济角度来看,多元化帮助他们至少部分取代了通过俄罗斯领土的过境路线;从政治角度来看,他们可以保持中立立场,同时避免引起莫斯科的愤怒和招致西方的制裁;而且,寻求和使用替代方案并不一定意味着切断现有关系,俄罗斯很可能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区域伙伴。此外,俄罗斯在经济和地区社会生活等多个层面的持续政治影响也不容忽视。

欧洲(全球)门户

欧盟代表和成员国最近的政治声明和行动表明,他们显然意识到了所谓中亚“邻国之邻国”的优先事项和红线,至少这是11月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的欧盟和地区国家之间的全球门户会议给人的印象。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和其他西方嘉宾一再强调,他们决心与中亚在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和贸易方面开展大规模合作,但不以牺牲其他承诺为代价。

根据中亚五国不同的国际立场和优先事项,区域外伙伴也给予了它们不同程度的关注。

毫不奇怪,目前欧洲国家和欧盟机构的互联互通项目主要针对的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这两个国家是该地区最大(分别按领土和人口计算)和最富有(包括矿产和能源资源)的国家。两国的制度相对稳定,都宣布愿意接受外国投资者,并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有吸引力的措施;此外,它们的地理位置处于不断发展的中间运输走廊的中心。

相反,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在满足欧洲最紧迫的需求方面只有有限的选择:要么是由于自然资源有限,要么是由于其他政治负担,例如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边界冲突或土库曼斯坦的“孤立主义”倾向等。

全球、区域还是双边?机遇还是风险?

即使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现任领导人张开双臂接受西方(来自欧盟或其他国家)的参与,并反过来对欧洲展开高层国事访问,未来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欧盟参与的有关货运和能源行业的项目需要巨额资金。无论他们的盈利能力如何,他们都需要仔细规划和长期合作。欧盟在有关问题上的立场尚不完全清楚,在会议期间也没有明确予以说明——该地区各国政府与欧盟机构、成员国和私营公司(博雷利称之为“欧洲团队”)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上尤其如此。

此外,它们与西方进行更实质性的接触不会自动导致与其他伙伴(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的关系相应疏远。任何西方行为者都应该准备好在中亚与与之打交道,比如在“数字经济”系统的互联互通、数据保护和知识产权管理等问题上。

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与俄罗斯保持富有成效的关系方面实际上是在走钢丝,毕竟,他们希望避免与全球制裁机制发生冲突。现在预测乌克兰战争“之后”的经济格局还为时过早,然而,中亚届时有可能发挥缓冲区的作用,各种经济、政治利益与限制在这里相遇并重叠。西方国家可能会发现驾驭这种环境具有挑战性。

在这方面,欧盟在参与过程中可能会坚持在撒马尔罕所说的话,并承认和尊重中亚伙伴的其他承诺,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活动限制在经济合作以外的项目上(促进人权、文化间交流等)。总的来说,这将是对双方当前优先事项和各种制约性因素的冷静评估。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这种接触可能有助于摆脱“填补地缘政治真空”或“驾驭多极环境”的僵化概念。根据该地区国家自己的议程而不是邻国的议程与这些国家接触,将导致对国家和主要次国家集团内部的政策和优先事项的真正理解,这也将有利于更有效地制定和促进欧洲的优先事项。因此,它可能有助于改善欧盟在该地区的形象。

                        (编译:陈菲菲

文献来源:

New Eastern Europe


文章链接:https://neweasterneurope.eu/2022/12/22/escaping-russian-war-central-asia-pursues-its-own-agenda/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