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简报第十六期

作者: 时间:2025-09-25 点击数:

中国与俄罗斯在中亚的利益交集


               



文献来源:

原标题 China and Russia’s Overlapping Interests in Central Asia

网站名称Carnegie Endowment

文献链接:

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posts/2024/02/china-and-russias-overlapping-interests-in-central-asia?lang=en


近期,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研究员铁木尔·乌马罗夫(Temur Umarov)与哈佛大学研究员娜尔吉丝·卡塞诺娃(Nargis Kassenova)指出,中俄在中亚的关系既包含合作也存在竞争。在维护地区稳定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方面,双方利益较为一致;但在经贸领域,俄罗斯主导“欧亚经济联盟”,而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两者在中亚的战略布局部分重叠,可能引发结构性矛盾。文章认为,随着中国影响力上升,俄罗斯地位相对弱化,北京在中亚正展现出更强主动性。同时,中亚国家在安全上对俄罗斯持谨慎态度,在经济上则越来越依赖中国。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立场。


本问答改编自卡内基中国关于评估中国与中亚关系的直播活动。为增强可读性,本文经过了重新编辑。

帖木儿·乌马罗夫:过去两年里越来越清楚的一点是,俄罗斯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处于优先地位。但许多专家认为,中亚可能是中俄伙伴关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按照这种观点,总有一天可能会爆发某种冲突,因为俄罗斯和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存在重叠。您是否认同这种看法,还是认为外界低估了中俄在地区合作方面的水平?

纳尔吉斯·卡瑟诺娃:现实比单纯的竞争与对抗,或单纯的合作,要更加微妙而复杂。实际上,它是二者的混合体。中国和俄罗斯在利益重叠或部分重叠的领域展开合作,而在利益不重叠的地方则相互竞争。就利益重叠而言,至少到目前为止,两国都希望维持该地区的稳定;两国都希望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为一种不同于西方主导秩序的国际多边机制。

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和贸易方面,两国的利益并不完全重叠。俄罗斯有其“欧亚经济联盟”,而中国则有“一带一路”倡议。对于这两个项目而言,中亚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2014年克里米亚被吞并以及西方制裁之后,俄罗斯曾表示有意将其项目与中国的倡议对接,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进展有限。如今,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中国日益强大,而俄罗斯正在失去其地位——我们将看到中国是否会在该地区变得更加主动。不过,中国的政策制定者相当耐心,他们深知时间站在自己这一边,而该地区出于多种原因正越来越倾向于中国。

当然,中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伙伴,其经济充满活力。尽管中国当前可能面临一些困难,但中国经济对中亚国家经济而言依然至关重要。从政治上看,中亚国家对俄罗斯越是心怀忧惧,就可能越依赖于中国。对中国而言,中亚是一个重要的邻近地区,中国关切中亚国家的领土完整与主权。

如果我们比较去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联合声明,与去年5月习近平在西安与中亚国家元首发表的联合宣言,就会发现这是两份截然不同的文件。中俄文件非常简短,主要体现了北京的优先事项;而西安宣言则要全面得多。与中国给予俄罗斯的相比,北京在对待中亚邻国时提供了更多实质性内容。

这可能与等级关系有关。对中国来说,中亚国家是其周边的小国,中国在中亚面前展现的是“大国—仁慈者”的姿态。但俄罗斯与中国是同一量级的国家。在这种对等关系中,就无需对对方表现出“仁慈”,因而关系也更为艰难。

 (编译:王希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